《幸福课》笔记

原书信息

陈海贤(动机在杭州),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,中国临床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。曾在浙江大学心理中心任职,期间开设《积极心理学》的通识课,广受欢迎,被誉为浙江大学版的“幸福课”。

你大概也正处于某种“匮乏”当中,也因此,你的内心会有种种不安。这些不安一方面推动你去想象未来、远方、更好的自己,让你急着想要成长和改变;另一方面,也容易让你对自己、对世界采取一种防御的姿态,让你在自我怀疑中裹足不前。所以,你经常觉得自己敏感内向;你有关于未来生活的远大设想,却总会责怪自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去执行它;你一边焦虑自己变平庸,一边害怕竞争的激烈;你会为如何与他人相处头疼,会纠结于他人的负面评价;有时候你会害怕孤独,有时候又宁可回归孤独;偶尔,你还会感到空虚沮丧,并经常怀疑人生的意义……

如果是这样,那这本书就是为你写的。

如果你也感到焦虑,因焦虑而焦虑;总感觉时间不够用,但内心却深知,自己并没有利用好时间;不允许自己闲下来;

自序

> 追求幸福如登山,登顶只是瞬间的事,而攀爬的过程却艰辛而漫长。

你也许爬过一座山,却未必爬过他人在爬的山,或者未走过他在走的那条路,仅能给出一点建议而已。

幸福之路,坑多路少。原因之一是,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、充满缺陷的世界中。幸福需要我们承认这种不完美,扎根于这种不完美,并从中感受真实的生机。而太多的人生问题,是因为我们想要逃离这种不完美。

如果你总致力于怎么把生活打扫得一尘不染,你就不会知道在泥浆里跳舞的快乐。

如果我们能接受世界本来的不完美,许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。(当我们憧憬未来、努力上进,似乎都在暗示着:现在的自己不够好。)

现实有各种限制,先天的、后天的,自我的、他人的。想象的幸福是什么样的呢?或许也能想到某些限制,但总是不够多。要走出想象,努力去生活,进入生活本身。这样才能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限制,唯有如此,才能有更合理的想象。真正了解生活的限制,才能有自由,就像一只鱼儿不会因为不能飞翔而感到悲伤。

你大概也正处于某种“匮乏”当中,也因此,你的内心会有种种不安。这些不安一方面推动你去想象未来、远方、更好的自己,让你急着想要成长和改变;另一方面,也容易让你对自己、对世界采取一种防御的姿态,让你在自我怀疑中裹足不前。所以,你经常觉得自己敏感内向;你有关于未来生活的远大设想,却总会责怪自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去执行它;你一边焦虑自己变平庸,一边害怕竞争的激烈;你会为如何与他人相处头疼,会纠结于他人的负面评价;有时候你会害怕孤独,有时候又宁可回归孤独;偶尔,你还会感到空虚沮丧,并经常怀疑人生的意义……

匮乏,将限制我们的目光,使其短视和失焦。

如意与不如意者,要么减小后者,要么扩大后者。

但只有在行驶中,你才知道该怎么调整、转向、把握平衡。

如果说本书中让我们焦虑的“远方”是完美又脆弱的虚假自尊抽象又缥缈的高远目标,对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期待,快速免于匮乏的想象,高效专注、心无旁骛的状态,左右逢源、八面玲珑的人格,与父母和朋友的完美关系……那“脚下”则是把失败当作反馈的成长思维、认真对待琐事的无差别心、不功利的兴趣和努力、匮乏和不安中的淡定从容、内疚与自责中的自我和解、对性格优势和缺陷的了解和接纳、在不完美关系中的自我滋养……

这些“远方”都很好,唯一的问题是,它既不像这个真实的世界,也不像我们真正的自己。它是我们应对匮乏和不安的想象,并不是真实的幸福。而“脚下”呢,说不上好,也说不上坏,但我们踩下的每一步都很踏实。

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

我非理想中的我,我非将来的我,我亦非过去的我。

名校学生病

考败来浙;严格的父母;严苛的高中,唯成绩论;身边总有更好的人(成绩好,专业有趣,有前途);

PS:成绩天然带有对比。

但如果真让他无所事事一会儿,哪怕几分钟,他就会被“变平庸”的恐惧和焦虑折磨。

此时的“努力”已经走样。少有成功的喜悦,却多失败的恐惧。

假想中的完美自我

感到安全时,人天生就有探索世界、接受挑战的冲动,这是我们做事的内在动机。但是,这种内在动机很容易被破坏。

比如评价性语言,褒贬、施压、攀比。无论褒贬,评价容易带来不安,陷入防御心态和过度的自我关注。

当儿童担心自己不被父母或他人认可时,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。于是,他们会在幻想中创造出一个他们认为的、父母喜爱的“自我”,来缓解这种焦虑。这个假想的自我通常都是完美的——聪明、美丽、优秀,毫无瑕疵。当他们用幻想的自我来对照现实的自我时,他们会觉得自己像个冒牌货。他们努力维持幻想中的形象,害怕别人看到幻想背后真实的自己。

即使别人真诚地以为他们已经做得很好。

在心理结构中,自我像是一个调节器或维修包。当一切运转良好时,我们会把生命能量投射到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。世界向我们提问,我们努力解答。自我也在与世界的互动中逐渐变得丰富起来。但是如果我们感到不安,就会把注意力投射到自我本身,就像打开维修包里的探测器,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问题。

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自我修正时,自我的发展却因为缺乏与真实世界的互动而逐渐停滞了。越停滞,我们越想修正自我,越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,这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
不安全感也可能是一种动力,但它和自发的、通过挑战获得成就感的动力并不相同。很多心理学家以不同的术语区分了这两种动力: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(阿特金森),指向成长的动机和满足匮乏的动机(马斯洛)……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认为,这两种动力背后,是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: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

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

两种心智模式,对于拖延症有着重要的影响。它们的区别在于注重成长的可能性,还是当前的评价,前者开放,后者封闭。

它们决定了一个人如何看待挑战、失败、努力(努力证明自己的无能?)、批评。如何看待他人的成功?

仔细思索,你会发现成长型思维的底层是安全感。这种安全感不是因为“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”,而是因为“我有很多可能性”。拥有这种安全感的人,不需要保护某种特定的自我观念,也不需要过度的自我关注。他们突破了自我中心的束缚,转而从成长和发展的角度看问题。在这种视角下,“自我”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,而是一个不断创造和形成自身的过程。

做到原以为做不到的事情;回想三年前的自己,是否有很大进步?

不太关注结果,专心做事,结果反而更好;

成长究竟是怎么发生的?从微观层面看,人的大脑由各种各样的神经元组成,这些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构成了我们储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。未知的挑战一方面让我们焦虑,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训练我们的大脑。挑战越多,大脑就会变得越复杂,相应地,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长。

从宏观层面看,人的能力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成长起来的。我们与环境的互动越多,获得的反馈机会就越多,我们的能力成长就越快。

这种成长和进步的路径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失败和错误的价值。曾有一个来访者问我:“总是为说错话、做错事懊恼不已,担心自己还会犯错误,影响工作和生活,该怎么办?”

对他来说,错误意味着失败和对自己的否定。他很少从反馈的角度理解错误

从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畏手畏脚。

成长中的关系

布尼尔祈祷文中几句经典的祈祷词,是这样的:

上帝啊,请赐予我胸怀,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;请赐予我勇气,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;请赐予我智慧,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。”

多么言简意赅、简单实用又发人深省!简直道尽了所有鸡汤的精髓。

常见者:一眼就觉得不合适,分手。但实际上关系也可以成长。

若你相信能在一期,可能就在一起了,若不相信那也就不可能在一起了。相信才会去为之做些什么。

你相信你们俩的关系是一成不变的还是不断成长的?以及,你对自己的信念有多坚定?

“相信”这事,说来缥缈,却力量巨大。你相信什么,往往决定了你怎么看待你们之间的关系,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处理你们的关系。而看法和行动,又会进一步影响你们的关系。

一见钟情/性格不合/三观不一致/没感觉 vs. 开放的好奇心

秉持成长型思维的人,更容易相信关系是不断成长的,也因此更愿意投入精力来经营和改善这段关系。

相处中亦有正反馈。

像一棵树一样成长

曾有学生问我这样的问题:“假如兔子都在拼命奔跑,作为乌龟的你,前进的动力在哪里?”

根据心理学家海德特的说法,人格的核心,其实是一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凝缩了我们对整个人生的理解,成了我们独特的人生线索。这个故事有一个目标,通常就是成功或幸福;有很多围绕目标展开的情节,就是你的每段人生经历。而我们的意义感,也通常源于对这个人生故事的理解。可以说,我们的人生就在完成这样一个独特的故事。只是,故事开始的时候,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怎样的。我们一边当观众,一边当编剧;一边经历,一边修改故事大纲。

当我们接受一个故事作为我们人生范本的时候,我们也接受了这个故事背后所隐含的假设。这些假设像是故事的潜台词,它被视为理所当然,很少有人认出它,去质疑它。

当我们用龟兔赛跑来比喻我们的人生时,它同样隐含了我们对人生的一些信念:

  • 人生是一场赛跑:必须要和别人比赛吗?
  • 终点处只有一个胜利者:一定要分出胜负吗?只能有一个胜者吗?
  • 跑得快还是慢,是一种固定的能力。如果你跑得慢,你就一直跑得慢。
  • 奔跑很辛苦。但既然你已经跑得很慢了,就只有拼命奔跑,才能获得成功。

这些隐含的信念所体现的,正是僵固型思维的特征:用一个假设的、“必然会存在”的、比我们强的人作为比较标准,来消减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意义

它们来自:焦虑的父母、功利的学校、浮躁而现实的社会文化共同的产物?

同时,也会有人假设自我是一个已经存在并相对固定的东西。它通常由我们的童年经历决定,而我们以后的经历,只是对已经形成的自我的修修补补。

那么,还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故事呢?一条河流或一颗树。

源头固然很重要,但它最终的形态如何,取决于它在流向大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山坡、丘陵、沙漠……它怎么面对障碍,以及选择在什么地方拐弯。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,它是我们在跟环境的互动中,在应对困难、做出选择的过程中,逐渐塑造出来的。

假如自我是一条流动的、尚未成形的河流,那么“发现自我”,或者“证明自我”也就没有意义。因为就算我们能通过某件事证明自己,我们所能证明的,也仅仅是某个阶段、某种状态下的自己。就像这条河流会有一段湍急、有一段平缓,你却没法通过单一的某段河流来评判它。

源头能决定你是黄河还是长江,我们却不能简单地说长江是什么河,它有湍急的三峡,也有开阔平稳的河段,还接纳了不知多少条支流。

这是我见过的关于成长型自我最好的隐喻。

如果从树的角度,重新回答开头那个同学的问题,我大概会说,人和人之间的关系,并不只有比较和竞争。我们做事的动力,也不只是想比别人优越。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生长,既相互竞争,又彼此扶持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。我们是亲人、朋友、同学、同事、公民……也许我们有高有低,但我们在共同生长的土地下面根须相连。如果你问一棵树为什么还要生长,既然总有其他树比它长得高。它大概会回答:“傻孩子,因为我是一棵树啊。”

如何面对现实中的评价体系?不要简单地认为,一件事情非得如此如此不可,很多时候还是有选择的。一定要赚很多钱吗?一定要买大房子吗?孩子一定要去最好的学区吗?

更大的世界与眼前的生活

较之于当下在我们之内的,我们身后的过去和眼前的未来,都是琐事。
– 奥利弗·温德尔·霍姆斯

很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。
– 梭罗

从眼前的琐事到更远的地方。

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,然后呢?

英雄就是要反抗我们想反抗又不敢反抗的势力,做我们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。我们从英雄故事中吸收力量,寻找榜样。对于每一个深陷琐碎的日常、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透过窗户遥想外面世界的人,这封文艺的辞职信足够提供想象的素材,成为我们编织英雄梦想的线索。

人能忍受辛苦,但很难忍受停滞的感觉。他们在努力探索生活的可能性

你觉得外面有更大的世界,但你的世界可能是另一些人更大的世界。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总有“更大的世界”,更大的世界在远方

看来对大部分人来说,“更大的世界”都不在此时此地,而在“远方”。它意味着变化、希望、丰富的体验和更多的可能性。

变化、希望、可能性都在未来。我们可以去想象,但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,只是想象,永不能到达远方,而且远方亦有其远方。

世间的一切,唯有内心感受到的才是真实的。若只是走马观花,你自己都不愿相信“去过”那个地方。故更大的空间不是最重要的,要内心有更丰富的体验。

行万里路,为的是回归内心。而回归内心,则不惟行万里路一途。

“远方”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神奇的词。卡尔维诺说,对远方的思念、空虚感、期待,可以延绵不绝,比生命更长久。这种思念究其本质,就是对生命可能性的向往。当人们陷于生活的琐碎无聊、疲惫厌倦时,“远方”就会在幻想中被制造出来。它所代表的可能性,既能容纳过去的失败、挫折和悔恨,又能容纳未来的希望。

当前所经历的生活,不是可能性,而是“确然性”。因对其不满意,故而期望其它的可能性。

“远方”的意义到底在哪里?人们心里有疑惑,去远方寻找答案。答案并不在“远方”,而在寻找的过程本身。

以前想过,远方的意义在于,让自己抽身出来,面对自我,因为平日里面对的多是身外之事。如果能够抽身,那么都可以面对自己。此处与彼处,都可以去寻找,都可以在寻找的过程中找到某些答案。

一件事是不是琐事,并不是由这件事的性质决定的,而是由你对待它的态度决定的。

身在此处或彼处,都有“琐事”,不愿做琐事,即意味着只要结果,不要过程。这不是一种现实的态度,要记住,在去往彼处的途中,各种琐事、趣事都是其必然包含的,要想到目的地,也要想到如何到达。一个目的地如此,整个生活也是。

他们并不对无聊琐事失望,相反,心自由了,他们对什么样的生活都充满热情。他们哪里也不想去,却反而自由了。而那些想要逃离的人,却到处看到囚牢。

我们总是习惯了用“好”“坏”“重要”“不重要”来评价一件事。这件事能帮助我们升职加薪吗?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成长吗?评价并不总会带来“意义感”——有时候,意义感是我们沉浸在一件事中体会到的。但评价却经常带来“无意义感”

而我们对生命的态度,除了沉下心来体验,还能做什么呢?

很多人总是容易把做“正事”的时间看作“我的时间”,而把做琐事的时间看作“占用了我的时间”,好像那一段时间不再属于他了。而实际上,陪伴孩子的时间和修行的时间一样,都是“我的时间”,我们有责任以认真的态度度过它。

如果一件事情“占用了你的时间”,你可不可以不去做呢?如果必须要去做,那么它不就是你时间的一部分吗?自己的时间,为什么不认真对待呢?

过程本身也是目的

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中的一句话:“今天,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,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。如果情形不是如此,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——也就亵渎了你自己。”

多隆成为大神的过程中,驱动力是什么?

不是高远的目标。如果他念念不忘远大目标,未必能做到这么专注。人心里有了执念,就会有担心。一担心,就很难做到专注了。

当然可以有高远的目标,但在每个当下,却不能时时想着它。高远的目标指引了方向,当下的事情则让自己迈出一步步。不积跬步,到不了;走偏了,也到不了。

前行,省视,反馈,继续前行,如此确保,不忘方向,亦不走偏。

要有远大理想,这几乎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基本信条。越是对现实不满,越是害怕泯于众人,我们越会紧紧抓住高远的目标不放。但如果高远目标没有现实的路径,就很容易把生活变得抽象而无趣。

因其高远,路径难现,且他人之路径亦他人耳,未必适合自己。想太多高远的事物,会让每一个当下的时刻“抽象而无趣”,这是真的。

远处的目标固然是想要的,但一个事实是,眼下的每一刻却是我们能经历和体验的所有。只要结果,不要过程?没有过程,何来结果?

再者,结果不可控,过程则可以。

我们总是东张西望,觉得只有有人给了我们这样的保证,才舍得全情投入。古人说,尽人事,安天命。说的是,做我们能做的事,把命运的部分交给命运。这里面有一种信任。这种信任并不是对“公平买卖”的信任,而是死心塌地地交付。不是“只要我努力投入,上天就会给我回报”,而是“即使上天不给我回报,我也会努力投入”。

问题在于,时间只有一次,你投不投入,你做这件事或那件事,它都一样流逝。对于一件事情“不感兴趣”而不投入,不投入则更不感兴趣,这似乎是必然的结果。想一想,有哪些事情是当你沉下心来认真去做,发现它比想象地更有趣?

对于要做的事情,投入它;不要担心回报如何,若无投入,结果只能是——它不值得做,但事实真地如此吗?

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一个叫作“福流(flow)”的概念。他说,福流是人们在全情投入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忘我体验。在福流的状态下,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、心中没有任何杂念,觉得一切活力畅通无阻,自己跟眼前的事密不可分、浑然一体,甚至忘记了时间。(爬山除了爬山之外,没有别的理由,它完全是一种自我沟通。)福流所描述的,大概是多隆经常会有的、沉浸于某件事的状态。米哈里把这种状态看作人类的最优体验,是幸福感真正的来源。悖论是,福流需要我们“忘我”,放下对事物以外的“目标”的执念。也正是因为“忘我”了,我们反而能够成就更深刻、更复杂的自己。

如果你曾沉浸于解数学题、登山、下棋、篮球比赛,就能感受到,”忘我“,放下事物以外的执念与杂念,这是我们可能有的最幸福的体验。解出题来、登上山顶,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。

不要以成功为目标——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,就越有可能错过它。

目标不因在意而自然成功,需要投入,而且能否成功,并不确定,因此更无须过于关注,努力去做即可。要记住,成功是副产品

能够专注于当下的事情,这就是难得的福报。

我想去远方,把人生格盘重来

力求每时每刻都有事做,好避免深层次的思考

这些年,我始终没发现自己热爱什么,只知道自己讨厌什么。我太害怕失败了,于是我什么也没做。

如果遇见一个我深爱的人,我一定全力去爱;如果有一件我热爱的事情,我一定全力以赴,你也这样想过吗?那这样的人和事为何一定会出现在你面前?

它的功能和梦很像:满足我们纠正过去生活的愿望。伤心和挫折在心里郁结越久,你的“把生活格盘重来”的念头就会停留越久,你就会忍不住想把幻想拉进现实。

这段挫折给你留下的印记太深了,以至于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:你有过一段不太成功的大学经历。这段经历事实上已经结束了,但你在心里一直延续着它。你想要一个光明的、深V翻转的结尾,强烈到宁可不开始新的生活,也不愿意为这段经历画上一个句号。

你现在的生活,是否真地如你所想的那么糟糕?现在回想起来,刚来上海时,你算是一个”会写程序“的程序员吗?你现在自认为是一个中等的程序员,那么是否一路是自己学过来的?没错,想起名校CS的人,差距颇大,但从起点开始,很多事情确实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。如何学习?如何学习如何学习?如何面试、找工作?如何去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?如何与人交往?如何恋爱?如何寻找soulmate?这么多问题,你不是一路摸索着过来的吗?

尽管与某些人有明显差距,但是你必须也要考虑自己的经历。回到22岁,某些人已经编程超过10年了,你呢?再到18岁,你或许仍会因一次考试的不理想而耿耿于怀,但是已然发生的事情,悔恨有何益?回到17岁,你仰慕爱因斯坦、欧拉,你热爱数学,但如果没错的话,你想能在数学上达到前10000就很满足了。看到了吗?在你自认为最擅长数学时,也没有那么高的期望,现在却认为这目标低得惊人。是的,我想过学好数学,但彼时亦没有”成为伟大的数学家“这种念想。再往前推,初中在放羊,极想看书时无书可看;小学还曾经有过两个班在一个教室。

(插播一条:大学里,认识到自己也是很平庸的,放弃数学,开始学习编程。然后,在08年前后,自认为已经学得不错了,值得注意的是,这时做编程工作仅3年,对于CS几乎是没了解的,所谓”不错“完全是幻觉。)

这些,你可以说不能作为借口。但是,这些是事实,如果你承认天赋与家庭的重要性,那么碰巧这两者都是无法选择的。然后,”往者不可谏“。

当然,你回想起来,会觉得有”本可以过得更好“的可能性,但是天赋与家庭不可选择与更改的前提下,在这个起点上,你做的看起来也还不错了。我真心如此觉得,我确定你不是自己想象地那么一无是处。至于其他人做得多好,和你没有任何关系,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,做喜欢的事情。(如果所有数学家都跟欧拉、高斯、陶哲轩相比,干脆都自杀算了)

另外,是之前想到的:

  • 最佳先天与最佳环境的组合毕竟也有上限,如高斯,欧拉,拉格朗日,则不如此完美者更有上限。然则作为个体,只能尽力去做,与自己相比。但上限在哪里说不清。只思考上限无意义,不能了解,亦有害于生活。不如放下执念,投入到眼前之事,踏实前行。
  • 一生之上限不可了解,一个月可以,且有反馈调整。努力、反馈、自省,如此反复前行,此乃正途。

总之,不能太纠结于与他人的比较,各方面条件有差别,难有合适的参考系。与自己比较,看自己与过去三年、十年有多大进步。专注于自己的事情。明白每个人,包括自己,都是有上限的,但不必担心上限在哪里,如果此上限太低会怎样,过去的已过去,着眼于当下与未来,尽力去做就好。

你不知道具体上限在哪,你也不希望知道,不是吗?在余生里,对生活充满热情,去体验,去实现吧:)

我好像说服自己了,几欲激动落泪。

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,这些长长的过去并不会因为到了“远方”就消失。它不在环境里,而在我们的头脑里,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,在我们对挑战的应对里,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。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模式,需要了解它们的历史、好处和可能的问题。

思考

  • 生活中的哪些时间被你当作“不是我的时间”而敷衍度过了?
  • 尝试以认真投入的态度做一件琐碎的事情,比如洗碗、扫地、做饭或者照看孩子,集中注意力,全情投入,把它当作一种修行般郑重。感受事情的每个细节,观察自己在做这件事时的情绪和感受。(练习”庄严“地做事)

理想与平庸

想象的自我不是真实的,是否平庸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经历和体验到了什么。

匮乏与不安

爱的匮乏是最大的匮乏,匮乏让人短视。

接纳与改变

细水长流。

拖延与不拖延

拖延与另一个我,或真实的我。

敏感与内向

爱与孤独

空虚和意义感

存在即意义。

结束与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