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制力幻象

初听,“普通话”令人震惊。

1、导语:跟你的焦虑和解

焦虑,带着我们过去生活的匮乏,也带着对未来的担心和希望。焦虑的本质就是一种失控感。担心某些东西不在掌控范围内。担心上帝或命运不会善待我们,以至于忘了我们本能够掌控一些东西。

即使在二战集中营这样的环境,我们依然能作出选择。那么理论上,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。

焦虑源于失控感,而失控感源于我们总是试图去控制那些我们控制不了的东西,却不愿对可控者承担起自己的责任。

控制力幻象:我们可以控制很多东西。认清现实后,又不甘心只能控制这么一点,看不到这一点的丰富。

不同的心理咨询的流派都在帮助我们重新建立控制感。

生活是一个修行的道场。

2、乐观的人反而会更焦虑?寻求控制感

我们有烦恼,是因为我们总妄想去控制那些我们控制不了的东西,却不愿对我们能够控制的东西担负起责任。

控制是人的基本需要。从婴儿时期,人就想控制这个世界了。

控制感是安全感的来源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人的心智成熟,就是从认为很多事我能控制到发现很多事我不能控制。

精神分析-全能自恋:婴儿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。喂奶;哭,安抚。逐渐发现,这世界不是围绕着我转的。

夸大我们控制世界的能力。控制别人的评价;如果我当时做对了,某事就如何如何。

天生的乐观派:我做得好,应当得到好评;每个人都应当有美满的原生家庭;愧疚于拖延,则认为本能够长时间保持投入与专注。真相是,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。

当现实与想象不符时,我们就会焦虑、沮丧或愤怒。从乐观到悲观。从而不愿去控制那些我们能控制的东西,因为它看起来太微不足道。

逃避责任:比如请出拖延症这个”对象“,你看,因为拖延症我才这样的。事实上,可控者远比我们想象地多,把握和享受这些使我们安全感的来源。它需要换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。

当我们说,道理我都懂的时候,就是还没懂的时候。将其置于一个遥远的与己无关的位置,而不愿去践行这个道理。但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。

问自己两个问题:

这是我能控制的吗?如果不是,那我能控制什么?

行为模式四个层次:生理、感受、思维和行动。生理反应和情绪感受很难直接控制。思维方式和行动较易进行。

焦虑时很难直接停下,但可以有行动:公园散步,见朋友。如此以思维和行动反过来影响了生理与感受。

上帝,请赐予我勇气,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;请赐予我胸怀,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;请赐予我智慧,让我分辨这两者。

尽人事,听天命。

以为可控者之背后,有我们不可控的东西,承认之让人痛苦,但也让我们解脱;以为不可控者之背后,也有我们可控者。这种智慧是帮我们走出焦虑的良方。这种智慧是什么?

3、如何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请求?课题分离法

关系是影响个体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。

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:人际关系的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源。人际关系中,什么是可控的,什么是不可控的?

老好人:担心别人恶评;担心他人找不到其它帮忙者。事实上,他人评价不可控,不可剥夺,而且自己行事准则亦不能因他人而定。另一方面,夸大了自己的作用。最极端者,你也不能拯救一个人。

拒绝为何很难?混淆了可控与不可控两者。控制他人之评价;施加自己之影响。(看起来,不是他人需要自己,倒像是自己需要帮助别人,你知道,这会很感人)

各人皆有界,只须做力所能及欲及之事。如果多次欲拒绝而不得,盖其为超出自己界限之信号。

阿德勒:课题分离。区分什么是你的事情,什么是我的事情。我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,你也需要如此。

这是谁的事情?判断标准是,谁为结果负责。例:母催女结婚。则女儿反感,又担心不结婚导致母亲不高兴。分离之,则女儿只婚事有其自己承担,母亲不能插手;母亲之高兴由其自己负责,与女儿是否结婚无关,女儿亦无需负责。

拒绝困难:把别人的问题当成了自己的问题。

另一问题,是否显得冷漠?如父亲对儿子之关心。则问题是,如果

爱是,你可以对一个人好或不好时,选择了好,心甘情愿的。课题分离的目的不是分离,而是从人际关系的困扰中解脱出来,回归我们的本心。所谓本心,即自愿地做事。去助人,不是担心评价,或希望感激,而是同情与爱耳。

担心被拒绝:不仅是此行为,亦有背后关系之含义。他是否认为不重要,不在意我?表达需求很难,也是因为背后被评价的恐惧。我们不能控制别人满足自己要求,但我们能控制自己表达需要之需要。

彼得·德鲁克:不为任何人做事,为上帝做事。

4、亲密关系中为什么总想控制对方?排序思维

亲密关系中,何者不可控,何者可控?

亲密关系的基本动力有两种:权力和爱,相对于思维模式:排序思维和联结思维。

排序思维:把人排出高低贵贱。

控制的企图会极大地伤害两人的关系。愈亲密,愈期待,愈想控制。控制引发斗争,使身处关系中的人痛苦不堪。吃饭、看电影之类的小事儿,所争论者,谁听谁的。这次听了他的,是不是他不尊重我?我是否输了?输赢即典型的排序思维。此种思维者,担心关系中的不平等,害怕被拒绝。控制代替了亲密,权力代替了爱。我们以为,控制了别人,爱就会回来。我们可以要求别人做很多事情,却不能控制别人爱。

都是对方的错。尝试改变对方。自己可以做什么改善关系?争论对错,也是排序思维。控制别人,就是控制不可控之事。对方先改,仍然在争高下。放到自己身上,这是自己唯一能控制的事。

放弃控制,才能给对方自主的选择,才能给爱留下空间。

退一步,放弃对对方的控制。把自己的需要和对方的需要分开。

5、自己制定的计划,为什么总是拖延?张力和控制感

想好好利用时间,制定了很多目标。锻炼身体;学英语;读不同领域的书。刷手机、打游戏。何如?

为什么定很多目标?不能定少数几个?

这几个都很重要?看到焦灼的目光,急切地想要改变什么。此时就想要制定各种目标和计划,但这样的计划不是用来实现的,而是用来缓解焦虑的,它通过幻想提供一种虚假的希望。这样的计划愈是宏大,就愈有“功效”,万一实现了呢?成功学的秘密大概也在于此,他们先是提供焦虑,再献上良方。

那么,这些焦虑的来源是什么?它们是否是恰当的?(焦虑也有恰当一说?)幻想本身无可厚非,但幻想却能减弱行动的力量。制定了很多计划,买了很多书,行动力可能会降下来,因为焦虑已经通过上述行为释放掉了(我毕竟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了),且有了我已经进步了的错觉

目标

目标与计划本质不同。目标的本质是张力,如同一张弓。此张力是一种心理上的未完成状态,而且达到目标之前,不会随着行动而消失。

格式塔疗法:未完成事件一直在我们的世界里隐隐作痛,希望去完成它。坏的目标,张力不可持续,做一点,张力少一点。

例:写一本对自己很有意义的书,假设有10章,那么写完第9章,也不会失去动力。如果是坚持写作,那么完成一点,目标的动力就消失一点。

制定一个创造型的目标,如写一本书、完成一幅画、作一首曲子,会比坚持型的目标,如坚持读书、健身更容易。因为创造型的目标,我们心里有一个未完成状态,会保持张力。所以,尝试去制定一个创造型的目标

那么,好的目标是否一定能够完成?不一定,因为是否完成取决于很多因素,如所处时代(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行业的冲击)、运气等等。故有时且需要根据形势调整目标。如果目标是否实现不是我能控制的,那我还能做什么?这就是目标之外的计划

计划

目标的本质是制造张力,计划的本质是控制。做事时的不可控和不确定的感觉很折磨人,它容易使人焦虑和拖延。这时需要计划。仔细想想,每个不可控的事情背后,也有其可控的部分。即使努力准备考试,也不确定是否能通过,但去努力却能提高通过的几率。不知道何时有研究灵感,但多读文献,多讨论就更可能产生灵感。

所以,找出可控的部分,做成计划,这就是我们该做的事儿。计划的本质是控制,不是提供虚幻的希望,把注意力放在能做的事情上,让你谦虚、节制、理性。

如果一个计划让你好高骛远,当下却不知道该做什么,只想着做不到的事情,那就不是一个好的计划。好的计划让你沉下心来,脚踏实地。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,却可以说,我已经尽力了。

6、为什么你的人生规划会给你这么大的压力?创造福流

多隆——阿里的神人

“就是解决问题嘛”。

状态:不去想我不能控制的事情,只关注我能控制的事情。

基本信条:远大的理想,不能泯与众人。

如果做不好眼前的事情,远大的理想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。

高远的理想下,生活成为一架运行的机器。

只有大纲,没有内容——很乏味。

不希望过程,只希望结果——快快来到。但结果很难控制,恰恰过程才是能控制的,放弃了过程,也就放弃了结果。

没有人能保证生活会如何如何。所以,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吧。将自己交付给命运。不是说,只要我努力,上天就一定会给我回报,而是,即使上天不给我回报,我也要去努力投入。

投入不能保证成功,却能带来幸福。漂移不定,比专注投入时更不幸福。Flow,忘我,忘时,沉浸于某事——幸福感的真正来源。条件:需要放下事情以外的目标的执念,做好能做的事情,忘我。忘我——到达自我。不要以成功为目标,成功是自己全心投入,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。

投入眼前的事情,把它当做人生规划的手段。

更大的世界:福流可能是向内求得的。

7、目的论和因果论

找出能够控制的事情,不仅需要常识,还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行为。

焦虑可以“有用”:实现了某种目的。不想面对找工作的挑战,“选择”了焦虑,焦虑给了他一个好的理由为自己开脱,在这种意义上是“有用”的。

虽然有用,缓解了心中的痛苦,但我们也交出了手中的控制权,因为现在找不找工作是由焦虑来控制的了。如果我们说自己“选择”了焦虑,那么是说自己“不想找工作”,焦虑是主动选择的结果,是否出门找工作是由自己来决定的。如此一来,就夺回了控制权,代价是我们得为自己负责了。

因果论: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背后的事情,如原生家庭。因果论往往导向过去决定论,而过去是我们没法控制的。

阿德勒的说法目的论:强调行为背后的目的。为了种种目的,我们才有了特定的行为。回避挑战->制造焦虑。心理问题不是问题->而是为了满足某个目的而想出来的一种解决方案。

抑郁通过缩小活动空间保护自己;焦虑通过情绪唤醒提醒你有危险接近;自卑通过一系列的退缩行为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受伤,自卑的痛苦主要来自己不如人,避免了竞争,就避免了不如人情境的发生,同时亦可获得关注与安慰。

初级和次级收益:社会认可的直接收益;情感上的。

阿德勒论故意捣蛋的儿童:获得称赞的需要(人群中的优越感,优越感带来安全感?);若无称赞,则要表现得与众不同,包括做坏事,以引起关注;若否,开始权力斗争阶段,开始不服任何人;复仇,故意捣乱和破坏;证明自己的无能,回避自己人生发展的课题;作为受害人,谴责他人。

自省:问题行为获得了哪些好处,这些好处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哪些需求?如果没有这些问题行为,我们还能用哪些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?也许这些行为背后也有自己能控制的东西。

8、怎样跟自己的焦虑感对话?

情绪低落,不想出去活动;生活毫无意义。

抑郁症:标签;确认了,至少有什么是确定了。贴到身上,当作自己的一部分,没法把问题与自我分离。

欲重获控制感,换个角度。

心理咨询技术,来自叙事疗法

黄金棍的故事:控制不住自己->是自己的问题;棍->问题是外部的。

外化,分离自己与问题,增加我们的主动性与控制感。找到一个动物、植物或物品,形容问题,找到合适的比喻,这样同时也界定了自己与问题的关系。不要使用斗争关系,易使人紧张,选择轻松温情的。如“黑狗”、“小孩”。

具象:它如何影响我的生活,如何相处,如何找回控制权。

焦虑:小孩;理智:成年人。你听谁的话呢?听听你的问题,它在跟你说什么,你该怎么做呢?

大部分心理咨询的本质就是找回控制感。外化是方法之一。

9、为什么说犯错反而能缓解焦虑?悖论法

放弃不可控者:顺其自然;为可控者担责:专注精进。

陷入焦虑和恐惧时,很难什么也不做。

标签收集器:什么症状总能找到适合自己者。

有时候,很想控制和改变自己的状态,但这种控制和改变本身也会成为问题。欲睡而不能;欲摆脱焦虑而更为焦虑。但放弃改变之心很难,身处问题,急于改变。

接纳自己:平静之情绪。接纳本身也会成为悖论:要不要接纳那个不接纳自己的自己呢?接纳自己的本质是舍弃,不是追求和获得。舍弃不可控者;舍弃“完美的自己”;舍弃“完美世界的执念”;接纳自己,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好处,而是缺陷、不完美就是我们生存的事实,如果希望内心平静满足,通常不能成功。

内心平静满足不是目标,而是接纳自己的副产品。

放弃无效的控制,去接近内心的焦虑,是一个巨大的冒险。故悖论中人难以走出悖论。

但悖论也是悖论,不仅是问题,亦可成为方案。治疗自己。

正是恐惧导致了我们害怕的事物出现;过度渴望使我们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。矛盾意向法:越是害怕,就越是在意向中让它发生。比如害怕演讲。制造特别的情境。无论做什么,都能获得控制感,重点是要去做。

犯错说明你在工作,而且可资学习。犯错计划:每周3次。不去过于担心无需担心之事。

10、带着症状去生活:森田疗法

森田疗法:带着症状生活,为所当为。

手抖:承载着自己的不安和自我怀疑,有其历史,现在表现为手抖。以为心理问题是能够控制的,出现时本能地希望治愈修正它。生活倒映在水里的影子。

身体生病:能够定位;心理问题不能:不是控制心理问题能解决的;无法通过影子来修正原来的问题。

停下生活去治疗它,但治疗的力量却来自于生活本身。

不是艰难的情况下去控制焦虑,而是在偶尔焦虑的情况下去过艰难的生活,让它运转良好。疾病之外的部分是唯一能控制的事情,这就是为所当为。

一方面夸大之;一方面轻视之。

弃疗,去生活。问题以外的生活。生活滚滚向前,以为很重要的事情,变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
荣格:人生中所有最严重、最重要的事情,基本上都是无解的。问题无法被解决,只会被更大的问题掩盖掉。视野变得更大更宽了,问题也失去了它的紧迫性。

11、为什么说要专注于当下?正念思维

妄图控制不可控,却不对可控者行使控制权。这里隐含着两种思维模式:

  • 远的思维:没有发生之事、抽象的和远的事情;
  • 近的思维:真实的、正在发生的、近的事情

远之三特征:

  • 过度概括化:不舒服,可理解;但说我总是不受欢迎,就走得太远了;这一切有什么用呢?(一切、总是、根本)。此时,无事可控制。

你问的问题是否太过抽象?我有拖延症怎么办?我总是很紧张怎么办?此类提问反映了其思维模式。

-> 遇到哪些人/哪些场合紧张?什么时候不紧张?用近的语言,亦即近的思维模式去思考真实的问题。说因为内向故而紧张,过于概括,过远,远离了真实问题。

  • 想象代替看见,脑补代替现实:以为了解了现实,实际上没有。不要去看没有发生的事情。

  • 以有用、无用的判断和评价代替行动:根据可能的结果来判断是否去做,但很多时候做了才知道是否有用。结果不可控,但做不做可以。

我们现在能做什么?你愿不愿意去做?不愿做是现在,为何不愿在远方。

远的思维:让我们远离真实的生活,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感。

正念:原为佛教术语,现在心理学界亦流行。关注此时此刻,关注当下。是一种近的思维方式。只有近的东西是你能控制和把握的,也只有近的东西才是你存在的现实。

12、怎样跟自己的过去告别?心理重生

如何面对生活的变动,面对生活中的结束和开始。

上一次重要的生活转变发生在什么时候?

转变:社会意义上,有积极者,也有消极者。所有转变都伴有压力,因内心需要调整。回顾起来,顺理成章,这是记忆之作品耳。手足无措,焦虑。转变的过程,伴有大量的失控(此为很多人不愿改变之原因?)。

何者可控?何者不可控?

  • 不可控:迷茫与混乱,失恋;

  • 可控:知道自己会经历什么,勇敢走出,迎接新生活。

威廉·布里奇斯《转变》,转变三阶段:结束、迷茫、重生。转变自结束始。

如何开始新生活?试图直接跨过前两阶段。无法转变入下一阶段,可能是因为在结束处卡主了。

案例:失恋三年,依旧关注ex之微博,尽管早已没有自己之痕迹。曰:我难过,故感情仍在。若我好了,那感情就真地结束了。此一执念,或许对当事人仍有意义,但旁观者会发现,感情“事实上”已经结束了,不管你是否接受。(如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)。你所需要的是生活在对上一段感情或ex的留恋中?还是希望幸福?那么幸福是来自于留恋还是更真实的感情呢?

停留在过去,有何好处?内心留有一些虚幻的希望,以此对抗孤独。承认结束,就承认永远失去了一个人(但你从不曾拥有一个人,对吗)。结束总是包含了失去。这种失去也包含一部分旧的自我

这就又回到了:妄图控制不可控者。

但结束了,不会立即进入重生,还有第二个阶段:迷茫。伴随着抑郁、自我否定,空虚、无聊。为了摆脱空虚和无聊,会急着开始。

迷茫之要义:不是振作和重新开始,而是放弃抵抗,同时保持对未来的好奇,与自己相处。事情为何发生?转变意味着什么?迷茫期:等待新自我的萌芽。

第三阶段:重生。已能够把转变整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里。从自我中长出了新的东西。

13、你是不是也在摸索生命的意义?接受无常。

生命及人类之产生纯属偶然,人终将死去,甚至地球也会消失,那么人所做的一切有何意义?

一个东西,无论是花还是人,它的存在本身都是有其意义的,不需要用有用来证明,也不需要用时间上的延续来证明。把任何东西当成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,都是对它本身的贬低。

可控/不可控视角,也许能减轻焦虑,或达到幸福,但并不是因为这个而采用,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对的。

随缘:你遇到什么,就享受什么,但不要留恋。

佛祖说:”阿难陀,你看,这灵鹫山多美!“

纵使落日稍纵即逝,也无法消减它那刻的美。

道理,终究是远的,切记。